学生陶婉婷给于晓岚(左)赠送自己写的毛笔字。新华社记者何磊静摄

  新华社南京3月7日电(记者何磊静)“于老师,这个送给您,祝您妇女节快乐!”在办公室门口,听障学生陶婉婷掏出自己写的一幅“蕙质兰心、秀外慧中”书法作品,羞涩地用手比划着,她的老师于晓岚在一旁已经喜极而泣。

  于晓岚是南京市聋人学校的一名女教师,一张精致的娃娃脸、热情活泼的性格,让人很难相信她已经工作17年之久。在许多患有听力障碍的学生眼中,这是一位“有爱的美女老师”。

  创建于1927年的南京市聋人学校,拥有近400名中小学生。教语文的于晓岚是美术班的班主任,曾被评为南京市优秀班主任。

  于晓岚给学生辅导课堂练习。新华社记者何磊静摄

  一幅幅可爱的漫画,配上温暖的文字……近些年,于晓岚选择用漫画、成语、古诗词等新颖的方式给学生精心准备学期总结,被众多网友直呼“暖心”。在于晓岚心里,创新评价方式,更好地让这群特殊的孩子取得进步,是她身为教师的本职工作。

  “我们班里学生的美术都很棒,身为一名语文老师,我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才画好了漫画,那时候,我很忐忑他们会不会觉得我画得不好。”于晓岚说,当同学们收到她绘制的评语册子,比出赞叹的手势时,她觉得一切努力没有白费。

  于晓岚回忆说,班上有个孩子,每天学得很辛苦,成绩却不尽如人意。“我看他追求学习速度却忽视了基础,就给他画了两幅对比漫画,一幅是垒得很高但不稳的砖头,一幅是暂时不高却垒得很实的砖头。”在于晓岚的春风化雨下,这个孩子找准了方向,成绩也有了起色。

  于晓岚给班上的学生写漫画评语。新华社记者何磊静摄

  “我们都很期待看到于老师的评语,每次都有既吃惊又温暖的感觉,老师不断用新颖的方式表达心声,让我们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。”学生陶婉婷嘴里用力吐着字,用手语比划着。

  2002年,大学毕业的于晓岚来到学校面试。“我至今都记得,刚走进校园的时候,看到很多孩子在操场上奔跑,跟普通孩子别无二样,但是周遭太安静了。”彼时,那份无声戳到了于晓岚内心最柔软的角落,她决定要学好手语,留下来任教。

  于晓岚给听障学生上课。新华社记者何磊静摄

  于晓岚班上有13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听障学生,朝夕相处下,孩子们渐渐把她当成了亲人。“下课后,学生们拿出小点心跑到我跟前来,‘老师你也来吃一个’;开学时,他们带来家里的土特产送到我这来,‘老师你也尝一口’。点点滴滴让我觉得好温暖。”于晓岚满脸欣慰。

  “孩子们一旦认可你,很容易把心交给你。我希望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,尽我所能呵护住每个人心底的梦想,让他们将来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。”于晓岚说。


参考资料